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

时间:2021-11-01 09:33:33 阅读答案
  • 相关推荐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1

  (一)文言文阅读(本题共7小题,29分)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

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下面小题。

  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。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
  (选自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  王冕者,诸暨人。七八岁时,父命牧牛陇上。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;听已辄默记。暮归亡其牛。或牵牛来责蹊田。父怒挞之。已而复如初。母曰:“儿痴如此,曷不听其所为?”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。佛像多土偶,狞恶可怖,冕小儿,恬若不见。安阳韩性闻而异之,录为弟子,学遂为通儒。时冕父已卒,即迎母入越城就养。久之,母思还故里,冕买白牛,驾母车,自被古冠服随车后。乡里儿竞遮道讪笑,冕亦笑。冕屡应进士举,不中。叹曰:“此童子羞为者,吾可溺是哉?”竟弃去。或遇奇才侠客,谈古豪杰事,即呼酒共饮,慷慨悲吟,人斥为狂奴。北游燕都,馆秘书卿泰不花家。泰不花荐以馆职,冕曰:“公诚愚人哉!不满十年,此中狐兔游矣,何以禄仕为?”即日将南辕,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,唯两幼女、一童留燕,伥伥无所依。冕知之,不远千里走滦阳,取生遗骨,且挈二女还生家。冕状貌魁伟,美须髯,磊落有大志,不得少试以死,君子惜之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选自宋濂《王冕传》)

  9.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,正确的一项是(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A.冕因去/依僧寺以居/夜潜出/坐佛膝上执策/映长明灯读之/琅琅达旦

  B.冕因去依僧寺以居/夜潜出/坐佛膝上执策/映长明灯读之/琅琅达旦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C.冕因去依僧寺以居/夜潜出/坐佛膝上/执策映长明灯读之/琅琅达旦

  D.冕因去/依僧寺以居/夜潜出/坐佛膝上/执策映长明灯读之/琅琅达旦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0.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,不正的一项是(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A.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出游

  B.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等待

  C.或牵牛来责蹊田(《王冕传》)践踏

  D.馆秘书卿泰不花家(《王冕传》)寓居

  11.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,不正确的一项是()

  A.加冠,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在宗庙中举行束发戴帽的仪式,表示他已经成年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B.诸生,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、府、州、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。

  C.进士,中国古代科举考试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,即会试及第者。

  D.燕都,或称燕京,即今日北京之别称,原为燕国都城,后为元明清三代都城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2.下列各组句子中,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(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A.门人弟子填其室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(《师说》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B.每假借于藏书之家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善假于物也(《劝学》)

  C.伥伥无所依(《王冕传》)不如须臾之所学也(《劝学》)

  D.泰不花荐以馆职(《王冕传》)作师说以贻之(《师说》)

  13.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,不正确的一项是()

  A.王冕与宋濂均是少年好学。宋濂因家贫只好借书遍观,并虚心向同乡前辈求教;王冕则在家人支持下入寺庙苦读。

  B.王冕率真放达。他母亲想回故里,他就自己穿戴着古式的衣冠跟在母亲的车后,引来孩童围观讪笑,他也跟着笑。

  C.王冕慷慨仗义。当他听说朋友卢生死在滦阳,他就不远千里赶去,取回卢生的骸骨安葬,并收留了朋友的两个幼女。

  D.王冕胸有大志但未实现。他相貌魁伟,有副美髯,为人磊落有志向,可惜还未实践就去世了,很多人为之叹息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4.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1)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

  (2)安阳韩性闻而异之,录为弟子,学遂为通儒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3)此童子羞为者,吾可溺是哉?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5.从选文来看,宋濂与王冕在从师问学的经历上有何不同?请简要说明。

  【答案】

  9. D

  10. A

  11. C

  12. D

  13. C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4.(1)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,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。

  (2)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,收他做弟子,他学成之后成了学识渊博的儒者。

  (3)这是小孩子都觉得羞愧做的,我怎么可以沉溺于此呢?

  15. ①宋濂是主动百里上门求师,因为其热情、谦虚和执着终有大成。②王冕是因为苦学而被名师看中,在名师的指点下成为通儒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2

  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,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。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。至舍,四支僵劲不能动,媵人持汤沃灌,以衾拥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,主人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珠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烨然若神人;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,略无慕艳意。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选自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6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。(4分)

  ⑴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 ⑵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

  ⑶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 ⑷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7.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(3分)

  A.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B.当余之从师也 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 (《隆中对》)

  C.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河曲智叟亡以应 (《愚公移山》)

  D.足肤皲裂而不知 佣者笑而应曰 (《陈涉世家》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8.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。(6分)

  ⑴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(3分)

  翻译:

 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珠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。(3分)

  翻译: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9.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( )(3分)

  ①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

  A.①②③⑤ B.②④⑤⑥

  C.①②④⑥ D.①③④⑥

  【答案】

  6.走—跑 卒—最终、终于 俟—等待 援—提出(1词1分,共4分)

  7.B(B项均为在主谓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。A项分别译为“向”、“在”;C项分别译为“因”、“用来”;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、表修饰关系)(3分)

  8.(共6分)⑴前辈德高望重,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,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。(3分。“德隆望尊”1分,“辞色”1分,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) ⑵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,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,腰间挂着白玉环。(3分。“被”1分,“腰”1分,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)

  9.C(3分)

  (20xx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)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3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三)文言文阅读(16分,11—13每小题3分)

  【甲】

  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……至合,四支僵劲不能动,媵人持汤沃灌,以衾拥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,主人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朱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烨然若神人;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,略无慕艳意。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。今虽耄老,未有所成,犹幸预君子之列,而承天子之宠光,缀公卿之后,日侍坐备顾问,四海亦谬称其氏名,况才之过于余者乎?

  今诸生学于太学,县官日有廪稍之供,父母岁有裘葛之遗,无冻馁之患矣;坐大厦之下而诵《诗》《书》,无奔走之劳矣;有司业、博士为之师,未有问而不告,求而不得者也;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,不必若余之手录,假诸人而后见也。其业有不精,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差余之专耳,岂他人之过哉?

  (选自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  [乙]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宋学士濂,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,后以老致仕,每值万寿节'则来京贺,上与宴,恩数犹洽。一日,与登文楼,楼峻,陟级踬焉。上曰;'先生老矣,明年可无来。'濂稽首谢。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,上曰;'宋先生其来乎?'盖忘前语也。久之不至,曰∶'其阻风乎?'使使视之江口,不至。曰;'其有疾乎?'使使视之家,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。上闻大怒,命即其家斩之。已而,入宫。上食,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,上问∶'后何为食蔬?'曰∶'闻宋先生今日赐死,故为蔬食,以资冥福。'上感悟,遽起,命驾前双马驰赦之,曰∶'不及罪死。'会前使阻风钱塘江,稍得延,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,宣诏得免。久之,其孙慎获罪,复执来京,将杀之。后复力救曰∶'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,濂教太子诸王,可无师傅之恩?且濂居家,必不知情。'乃免。

  (选自明·王鏊《王文恪公笔记》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【注】洪武;明太祖(朱元璋)年号。宠渥;皇帝的宠爱与思泽。致仕∶交还官职,即辞官。万寿节;古代君主的生日。恩数犹洽∶依然蒙受皇恩陟∶登。踬∶跌倒。孝慈∶即孝慈皇后,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。

  11、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(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A、益慕圣贤之道道∶学说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B、犹幸预君子之列君子∶指人格高尚、道德品行好的人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C、上感悟,遽起遽∶立即,匆忙

  D、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左右∶侍从,近旁的人

  12、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A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燕、赵、韩、魏闻之,皆朝于齐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B、以中有足乐者以资冥福

  C、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命即其家斩之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D、其有疾乎其真无马邪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3、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()

  A、'序'和'笔记'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,甲文中的'序'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,乙文中的'笔记'则是随笔记录之言,属野史类史学体裁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B、甲文宋濂详细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借书求师之难、奔走之劳、生活之苦,目的是勉励后辈要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,专心治学。

  C、乙文朱元璋在孝慈皇后的劝谏下,两次免了宋濂的死罪。孝慈皇后前后两次劝谏的方式如出一辙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D、甲文以记叙为主,兼以议论,对比鲜明,很有说服力;乙文主要通过对朱元璋的'语言、动作描写,生动传神的刻画了他复杂的性格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4、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4分,每小题2分)

  (1)其业有不精,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,岂他人之过哉?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2)使使视之家,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。

  答案:

  11B12D13C

  14、(1)如果他们学业有不精通的,品德有没有养成的,不是天资低下,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,怎会是他人的过错呢?

  (2)(皇上)又派使臣去他家查看,(发现)宋濂正和同乡聚会喝酒赋诗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4

  【甲】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,行深山巨谷中,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。至舍,四支僵劲不能动,媵人持汤沃灌,以衾拥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,主人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珠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烨然若神人;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,略无慕艳意,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。

  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【乙】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,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。遇边塞亭障②,呼老兵诣道边酒垆,对坐痛饮。咨其风土,考其区域。若与平生所闻不合,发书详正,必无所疑乃已。马上无事,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。遇故友若不相识,或颠坠崖谷,亦无悔也。精勤至此,宜所诣渊涵博大,莫与抗衡与。

  (《清朝艺苑》)

  【注】①亭林:即顾炎武。②亭障:边塞岗亭、堡垒。

  【小题1】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。(4分)

  (1)不敢稍逾约( )

  (2)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( )

  (3)同舍生皆被绮绣( )

  (4)呼老兵诣道边酒垆( )

  【小题2】用“/”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,各划一处。(2分)

  (1)以中有足乐者 (2)必无所疑乃已

  【小题3】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。(6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1)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2)精勤至此,宜所诣渊涵博大,莫与抗衡与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【小题4】宋濂、顾炎武在求学上,有何共同之处?(3分)

  【小题5】阅读甲、乙两段文字后,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?(3分)

  答案

  【小题1】(1)超过约定的期限 (2)等待 (3)同“披”,穿着 (4)到……去

  【小题2】(1)以/中有足乐者 (2)必无所疑/乃已

  【小题3】(1)我站在他的身边,提出疑难,询问道理,弯着身子,侧着耳朵,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。 (2)勤奋仔细到这个程度,他的学问博大精深,没有能与他相比的。

  【小题4】示例:勤奋,刻苦,不怕困难,专注,持之以恒。

  【小题5】示例:学习必须勤奋刻苦、专心致志,才能有所收获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5

  送东阳马生序

  宋濂

  ①余幼时即嗜学,家贫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。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,又患无硕师,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,俟其忻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②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,行深山巨谷中,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。至舍,四肢僵劲不能动,媵人持汤沃灌,以衾拥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主人,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珠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煜然若神人;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,略无慕艳意。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。

  10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。(任选两个作答,多选不加分)(2分)

  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: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: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⑶腰白玉之环 腰: ⑷媵人持汤沃灌 汤: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1.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2分)

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2.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?(2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3.第②段对“同舍生”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,其作用是什么?(2分)

  14.阅读文中画线句子,联系实际,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。(3分)

  【答案】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0.⑴于:向。⑵被:通“披”。⑶腰:腰佩。⑷汤:热水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1.译文: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2.幼时借书抄录,成年远行求师。

  13.突出了“同舍生”服饰的华贵,与我的“缊袍敝衣”形成鲜明对比(1分),凸显我的志趣所在(2分)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4.开放题,只要学生能联系实际,谈出自己得到的启示,言之成理即可。 示例一:在生活和学习中,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客观条件,而是要树立目标,有所追求,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充实而快乐的。为达到这个目标,所有的苦与累都是值得的。 示例二:只要心中有追求,生活中诸多困难与痛苦,我们都能坦然面对。(云南省20xx年中考语文试题)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6

  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
  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,行深山巨谷中,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。至舍,四支僵劲不能动,媵人持汤沃灌,以衾拥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,主人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朱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烨然若神人;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,略无慕艳意。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选自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  【小题1】下列句子中,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( )

  A.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B.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C.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.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【小题2】把“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”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
  【小题3】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A.常常手借抄来之书,隆冬时节,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,足见“我”求学之“勤”。

  B.遇师斥责,表情更恭顺,理解更周到,没有争辩一句,足见“我”求学之“诚”。

  C.寒冬大雪,身背书箱,拖着鞋子,在深山巨谷中行走,足见“我”求学之“艰”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D.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,虽然羡慕,却坚守心中之乐,足见“我”求学之“精”。

  答案:

  【小题1】C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【小题2】(我)提出疑难,询问道理,弯下身子,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

  【小题3】D

  试题分析: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【小题1】A.动词,亲手;名词,手。B.动词,担心,忧虑;名词,祸患,灾难。C.跟从,跟随。D.比得上;你。

  【小题2】注意关键词“援:引、提出。质:询问”的解释。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,语意通顺即可。

  【小题3】“处于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,虽然羡慕”的说法不正确,“略无慕艳意”即是印证。

  考点: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,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和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、辨析能力。

  点评:文言词语,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。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。考查的词语,一般为通假字、多义词、古今异义词、词性活用词等。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。学习中要注意理解,避免死记硬背,并做到重点突破,对于易错、易混词要加以积累。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。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,直译和意译,中考时常采用直译。直译讲究字字落实,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。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,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,放到语境中,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。做这类题目时,一定要在通读全文、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,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,并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、衡量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7

  《送东阳马生序》(节选)

  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曲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,(1)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
  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。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。至舍,四支僵劲不能动,媵人持汤沃灌,以衾拥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,主人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珠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烨然若神人;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,略无慕艳意,(2)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。

  1.解释下列各项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1)无从致书以观( )

  (2)门人弟子填其室( )

  (3)持汤沃灌( 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4)腰白玉之环( )

  2.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。

  (1)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
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(2)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
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3.文中具体从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?用简洁的语言概括。
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4.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,插入“同舍生”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?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收获?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参考答案: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.(1)致——取得、买到(2)填——挤满(3)汤——热水(4)腰——挂在腰间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2.(1)(我)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。

  (2)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,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。(或: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,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。)

  3.读书难(要借书,抄书)、拜师难(冒严寒顶风雪,到外地寻师)、求教难(常遭“叱咄”)、生活难(“日再食,”穿“緼袍敝衣”)。(或四个方面:家境贫寒,无书可读;无师求教难;远道求学,备受艰苦;艰苦的求学生活。)(或幼时求学的艰难;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,旅途之艰,生活之苦。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4.用意:与同舍生对比,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,而是以学得知识,获得学问为乐。

  收获要点:(1)不求物质享受;(2)刻苦学习;(3)专心向学。(4)物质上不羡慕,更不攀比。(答对其中二点即可)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8

  【甲】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观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

  (节选自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  【乙】宋濂尝与客饮,帝①密使人侦视。翌日,问濂昨饮酒否?坐客为谁?馔(zhuàn)何物?濂具以实对。笑曰:“诚然,卿不朕②欺。”间问群臣臧否,濂惟举其善者,帝问其故,对曰:“善者与臣友,臣知之;其不善者,不能知也。” (选自《明史·宋濂传》)

  注释:①帝:指明太祖朱元璋。②朕:皇帝自称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.用“/”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。(标两处)(2分)

 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2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。(2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1)余幼时即嗜学 嗜:

  (2)弗之怠 弗:

  (3)宋濂尝与客饮 尝:

  (4)间问群臣臧否 臧:

  3.翻译下列句子。(4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1)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

  (2)诚然,卿不朕欺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4.【甲】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;【乙】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。(2分)

  参考答案: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.录毕/走送之/不敢稍逾约。评分:共2分。每对一处得1分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2.(1)爱好 (2)不 (3)曾经 (4)善,好

  评分:共2分。每空0.5分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3.(1)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,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(各种各样的)书。

  (2)真是(确实是)这样,你没有欺骗我。

  评分:共4分。每句2分,意思对即可。

  4.读书方面围绕“勤奋刻苦”“博览群书”,做人方面围绕“正直”“坦诚待人”“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”“背后不说人坏话”等要点回答即可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评分:共2分。每空1分,答出其中一点,言之成理即可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9

  生序(节选)(9分)

  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。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,至舍,四支僵劲不能动,媵人持汤沃灌,以衾拥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,主人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朱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烨然若神人;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,略无慕艳意,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【小题1】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。(4分)

  ①录毕,走送之( ) ②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 ( )

  ③媵人持汤沃灌( ) ④腰白玉之环( )

  【小题2】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( )(1分)A.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以为号焉B.当余之从师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.足肤皲裂而不知置酒而招之D.烨然若神人环堵萧然(

  小题3】翻译下面句子。(2分)

  原文: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

  【小题4】结合全文,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。(2分)

  答案

  【小题1】①跑 ②等到 ③热水 ④腰佩

  【小题2】D

  【小题3】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,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。

  【小题4】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

  解析【小题1】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试题分析:文言词语解释一般立意于考查重点实词词义、一词多义现象、古今异义、通假字、词类活用五种文言知识,近几年也出现了虚词词义的考查。重点实词词义和古今异义现象、词类活用现象是本次考查的重点。中考文言文往往从课内出题,所以,题目前面的选文,实际上是良好的提示,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对词语的语境义进行筛选,而且,只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记忆,就可直接解答此题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考点: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。能力层级为理解B。

  【小题2】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试题分析:本题考查的是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。 A项中“以”因此/做为;B项中“之”助词,无意义/代词,千里马;C项“而”转折连词,却/承接,因此选D。

  考点: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。能力层级为理解B。

  【小题3】

  试题分析:文言文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,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,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,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、虚词,查看有无特殊句式,运用“留”“删”“调”“换”“补”的方法,直译为主,意译为辅。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,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,达到词达句顺。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。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,可以积累语感。本题因为来自课内文言文阅读,这些句子在课内都理解了,难度很小。

  考点: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。能力层级为理解B。

  【小题4】

  试题分析:这个题在日常学习和复习中,已经经过了大量的训练,考生应该不费什么时间就可以将本题解答完毕,因此日常学习和复习时对新课标规定的必考篇目还是要认真复习,多做练习,以利于掌握扎实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考点:归纳内容要点,概括中心意思。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10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,回答文后问题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【甲】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观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节选自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  【乙】宋濂尝与客饮,帝①密使人侦视。翌日,问濂昨饮酒否?坐客为谁?馔(zhuàn)何物?濂具以实对。笑曰:“诚然,卿不朕②欺。”间问群臣臧否,濂惟举其善者,帝问其故,对曰:“善者与臣友,臣知之;其不善者,不能知也。”

  (选自《明史.宋濂传》)

  注释:①帝:指明太祖朱元璋。②朕:皇帝自称。

  1.用“/”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。(标两处)

 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

  2.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1)余幼时即嗜学 嗜:___________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2)弗之怠弗:___________

  (3)宋濂尝与客饮 尝:___________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4)间问群臣臧否 臧:___________

  3.翻译下列句子。

  (1)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
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(2)诚然,卿不朕欺。

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4.【甲】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;【乙】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。

  参考答案:

  1.录毕/走送之/不敢稍逾约。

  2.

  (1)爱好

  (2)不

  (3)曾经

  (4)善,好

  3.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1)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,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(各种各样的)书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2)真是(确实是)这样,你没有欺骗我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4.“略”。(读书方面围绕“勤奋刻苦”“博览群书”,做人方面围绕“正直”“坦诚待人”“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”“背后不说人坏话”等要点回答即可。)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11

  古诗文阅读(共14分)

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~17题。(共10分)

  【甲】今诸生学于太学,县官日有廪稍之供,父母岁有裘葛之遗,无冻馁之患矣;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,无奔走之劳矣;有司业、博士为之师,未有问而不告、求而不得者也;凡所宜有之书,皆集于此,不必若余之手录,假诸人而后见也。其业有不精、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,岂他人之过哉?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节选自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  【乙】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,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。遇边塞亭障②,呼老兵诣道边酒垆③,对坐痛饮。咨其风土,考其区域。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。马上无事,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。遇故友若不相识,或颠坠崖谷,亦无悔也。精勤至此,宜所诣渊涵博大,莫与抗衡与。

  (节选自《清朝艺苑》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【注】①亭林,即顾炎武。②亭障:边塞岗亭、堡垒。③垆:酒家的代称。

  14.用“/”给乙文画线语句断句,划两处。(2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5.解释下列加粗的字。(4分)

 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_____________

  ②手不书_____________

  ③他人之过哉_____________

  ④一骡二马_____________

  16.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2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①其业有不精、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。(1分)

  译文:_______________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②遇故友若不相识,或颠坠崖谷,亦无悔也。(1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译文:_______________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7.结合甲、乙两文,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。(2分)

  答案:

  14.答案:若与平生所闻不合/发书详正/必无所疑乃已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解析: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。一是注意文言句子中常用字词和短语结构,比如“者”“也”“……者也”之后要停顿;“则”“乃”之前一般要停顿。二是理解句子的意思,根据句意判断停顿。三是了解句子的成分,主谓之间要停顿,长句子中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。

  “若与平生所闻不合”的意思是“如果和自己平时知道的不同”,是第一层意思;“发书详正”的意思是“(就)翻开书详细地订正”,是第二层意思;“必无所疑乃已”的意思是“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”,是第三层意思。根据句子的含意断句:若与平生所闻不合/发书详正/必无所疑乃已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5.答案:给予,赠送放下难道用

  解析: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。①“遗”是“给予,赠送”的意思。②根据成语“爱不释手”可知“释”是“放下”的意思。③联系《富贵不能淫》中的“公孙衍、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”可知“岂”是“难道”的意思。④联系《狼》中的“以刀劈狼首”以及句子意思,可知句中的“以”解释为“用”。

  16.答案:①他们如果还有学业不精通、品德没有养成的,不是天资低下,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。

  ②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,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,也不后悔。

  解析: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。①句中的“卑”解释为“低下”,“非”要翻译成“不是”,“专”解释为“专一”。注意语气词“耳”要翻译出来。②句中的“若”解释为“好像”,“颠坠”解释为“摔落”。

  【参考译文】

  【乙】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,出门就随身带一两匹驮着书的骡子或马。遇到边塞岗亭,就叫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对坐畅饮,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,考察当地的地理。如果和自己平时知道的不同,就翻开书详细地订正,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。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,就跨着马鞍默默地背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它们的注释文。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,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,也不后悔。认真勤奋到这个程度,他的学问博大精深,没有能与他相比的。

  17.答案: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学习的机会。学习时,要专心致志,一丝不苟,不能心有杂念,也不能和别人在生活方面攀比。这样才能学有所获,学有所成。

  解析:本题考查感悟启示。甲文通过自已求学时的处境跟现在的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,劝诫马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。乙文“自少至老手不释书”说明顾炎武读书勤奋;“咨其风土……必无所疑乃已”说明顾炎武治学严谨;“遇故友若不相识,或颠坠崖谷,亦无悔也”说明顾炎武读书非常专注。甲乙两文内容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答案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12

  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,又患无硕师、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
  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,行深山巨谷中,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。至舍,四支僵劲不能动,媵人持汤沃灌,以衾拥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,主人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朱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烨然若神人;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,略无慕艳意。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。今虽耄老,未有所成,犹幸预君子之列,而承天子之宠光,缀公卿之后,日侍坐备顾问,四海亦谬称其氏名,况才之过于余者乎?

  今诸生学于太学,县官日有廪稍之供,父母岁有裘葛之遗,无冻馁之患矣;坐大厦之下而诵《诗》《书》,无奔走之劳矣;有司业、博士为之师,未有问而不告,求而不得者也;凡所宜有之书,皆集于此,不必若余之手录,假诸人而后见也。其业有不精,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,岂他人之过哉!

  (节选自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5.解释句中加点词语。(2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1)俟其欣悦________ (2)持汤沃灌_________

  16.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(2分)

  A. 计日以还 B. 从乡之先达

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而承天子之宠光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C. 是肤皲裂而不知 D.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

  久而乃和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

  17.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。(3分)

  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

  18.本文作者是怎样劝学的?(4分)

  答案:

  15.(1)等待,等到。 (2)热水

  16.B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7.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,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。

  18.作者现身说法,首先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,饥寒奔走之苦,之后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,明确告诉马生,学业是否有所成就,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,不在条件的优劣和天资的高下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13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阅读下面选文,完成8-10题。(共9分)

  甲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,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 (节选自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
  乙

  承宫①,琅邪②姑幕人。少孤,年八岁,为人牧猪。乡里徐子盛明《春秋》经,授诸生数百人。宫过其庐下,见诸生讲诵,好之,因忘其猪而听经。猪主怪其不还,行求索。见而欲笞之。门下生③共禁,乃止,因留宫门下。樵薪④执苦⑤,数十年间,遂通其经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据《后汉书》改写)

  注释

  ①承宫:东汉人。②琅邪:古郡名,在今山东境内。③门下生:指学舍里的学生。④樵薪:砍柴。⑤执苦:干苦活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8.解释加点字的意思。(2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1)走送之( ) (2)卒获有所闻( 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3)因忘其猪而听经( ) (4)见而欲笞之( )

  9.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。(4分)

  (1)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

  (2)猪主怪其不还,行求索。

  10.甲乙两文都说明了什么道理? 结合实际谈谈(3分)

  答案:

  (一)阅读下面选文,完成8-10题。(共9分)

  9.(1)曾经跑到百里之外,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前辈请教。(2分)

  (2)猪的主人对他不回来感到奇怪,去寻找他。(注意“怪”的意动用法)(2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0.围绕“勤奋能使人有所作为”来谈感受。(联系实际1分,感受2分)

  译文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承宫,琅琊姑幕人。年少时丧父,在他八岁的时候,帮别人放猪。乡里的徐子盛精通《春秋》这本书,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。承宫从他房前经过,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,感到很喜欢,便忘记了他的猪,听徐子盛讲经书。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,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(他的猪)。看见他在听讲经书,就想用竹鞭打他。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,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。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。承宫在那干苦活,上山砍柴,吃苦受累,很多年后,最终精通了《春秋》这本经书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14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送东阳马生序(节选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,行深山巨谷中。穷冬烈风,大雪深数尺,足肤皲裂而不知。至舍,四支僵劲不能动,媵人持汤沃灌,以衾拥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,主人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绮绣,戴朱缨宝饰之帽,腰白玉之环,左佩刀,右备容臭,烨然若神人;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,略无慕艳意,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。 今虽耄老,未有所成,犹幸预君子之列,而承天子之宠光,缀公卿之后,日侍坐备顾问,四海亦谬称其氏名,况才之过于余者乎?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今诸生学于太学,县官日有廪稍之供,父母岁有裘葛之遗,无冻馁之患矣;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,无奔走之劳矣;有司业、博士为之师,未有问而不告、求而不得者也;凡所宜有之书,皆集于此,不必若余之手录,假诸人而后见也。其业有不精、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,岂他人之过哉?

  13.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。

 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:

  ②主人日食 再:

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。

  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5.“其业有不精、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”中“余之专”指的是哪些?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。

  答案: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3.①因此;②两次。

  14.成年以后,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5.宋濂因为家贫无书可读,不得不借书、抄书来读;为了读书,宋濂常常跑到百里之外求师;宋濂不怕生活条件的艰苦,安于清贫,不慕富贵,一心求学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15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回答后面的问题。(11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【甲】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

  【乙】见足下①中题字,以为是必磊落人也。如是已逾年,恨未识足下面耳。庭坚少孤,窘于衣食,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,而偏亲②。白发,不得已而从仕。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,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,所以衰懦不进,至今落诸公之后也。窃观足下天资超迈,有亲以为之依归,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。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,但为未及古人,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。

  (节选自《黄庭坚集·答李几仲书》,有删改)

  【】①足下:敬称,您。②偏亲:黄庭坚父亲早亡,而母亲在世,故称偏亲。③日力:岁月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0.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(2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A. 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

  B.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公问其故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C. 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

  D. 有亲以为之依归 吾谁与归

  11.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。(4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1)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逾约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2)如是已逾年,恨未识足下面耳。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12.请用“/”给下面句子断句。(断两处)(2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当 不 止 此 耳 。

  13.甲、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。依据选文回答问题。(3分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1)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?(请用自己的话概括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 (2)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(请用自己的话概括)

  答案:

  10.D

  11.(1)抄录完毕,跑去送还书,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。

  (2)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,(我)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。

  12.春秋未三十/若刻意于德义经术/当不止此耳。

  13.(1)宋濂:勤奋好学;诚信。

  (2)学业上没有古人优秀 珍惜时间(或努力学习)
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【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】相关文章:

1.《送东阳马生序》阅读练习及答案

2.

3.

4.

5.

6.

7.

8.